抄底式考研上岸后都怎样了?研究生日常生活原来长这样!
摘要:2019年的研究生考试人数达到290万人,比起2018年增长了52万人,增长幅度已经达到了21.8%,创下了十年来的最高增长幅度和最高人数记录。如今考研人数年年大涨的情况下,我们的研究生生活是怎样的呢?今天帮帮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位上岸学长的日常生活。
1.一条标准的“咸鱼”
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面敲出这段话已经是这个硕士就读的第二年了,现在的日常就是早8晚5,跑跑数据,搞一点项目,一面准备语言考试,一面水群娱乐,新番更新就看看,周末在实验室dota。简直是一条标准的咸鱼。用这句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想到过去的两年,虽然我现在做的是生物信息里的类码农,纯drywork,最初我却不是以这样的身份进入这个领域的。恍惚之间觉得仿佛是一场梦,我一直想要找到这段时期里发生的一切事情的原因,至少找到解释,事情的因果关系这样复杂,人类作为渺小的存在思考事物发展的终极答案,就如同造物的视角无法参透。因此我只能说这一切都是命运石之门的选择。
2.我的出身
我出生于东部沿海某省会城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父母是编制内人员,早9晚5,过着平凡的生活,或许是从小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影响了我最初的价值观,直到大学前我都是一个非常不思进取的学生。
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在就近读书,选择离家近,生活安逸的地方上学,没有成绩追求,没有什么谈得上能够称作是理想的想法。本科成绩一塌糊涂,毕业的时候GPA只有3.0/4.0,由于没有保研资格,我又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看着身边的同学出国的出国,保研的也都去了很好的学校,身处天坑专业的学科分支,就业根本无望,大三那年暑假无聊之中选择了考研。
3.择校
选择的学校是男朋友就读的本科学校,华中地区也算是不错的学校了,但是在我们家乡华中科技大学确实是个知名度很低的学校了。那时好友们问的问题是:华中科技大学在哪?
2017年对我而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我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然而并不是考上研究生这件事情对我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而是从参加硕士生复试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变得非常玄幻,从此由于种种机缘巧合,我走上了一种过去从未想象过的道路上去。
以当时的我的性格,在考试之前我已经基本放弃挣扎了,佛系上场,最后只比报考专业的学硕分数线高三分,但是那年第一年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统一划线首届招生,学院放低了分数线让一大批人进入复试,以获得非全日制名额的生源,那年的复试录取比例是1:0.46,当时的我可以说是连复试的准备都完全放弃了。
4.复试
毫无准备直接上场,考复试专业课笔试的时候只想着复试结束后去武大看樱花。开始同期参加复试的同学都在学院找老师面试,我一直佛系闲逛,完全没有联系老师的打算。
这种剧情发展到专业课面试,就变成了一种很滑稽的闲聊。由于完全没有准备加上本科时期划水太严重,面试老师问的专业问题我基本都不懂,四个问题只有半个我能说一点,其它的都是“不知道”,然后变成傻笑,最后变成聊家常,仿佛面试组的老师们都放弃了面试我。
走出专业课面试的那个教室的时候我想的是回老家直接去实习好了。那几天武汉一直下雨,又阴又冷,复试结束之后我匆匆给几个老师留了简历,虽然指导可以调剂基础医学院,但是当时已经可以说是万念俱灰了。也没去武大看樱花就急急忙忙地买了回家的动车票,类似于落荒而逃的状态。
5.复试的一波三折
在这里不得不感慨华科的复试成绩出分快,就在复试结束的第二天下午,我在回家乡的动车上时忽然接到了一个武汉的电话,电话那端是一个老师,他说我被录取了学硕,问我有没有联系其它老师,要不要去那边实验室。我整个人都是懵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只有一句:“没有,我去。”,放下电话我打开学院的官网还真的公布了录取名单,可以说名单上下都是初试总分比我高20-30分的同学……
行吧,那就去吧,下了火车同实验室的师姐已经跟我说好了签导师协议的事情了。我从这里进了生物科研的坑,不过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段经历只是插曲,我想的是我要努力做科研,成为科学家(笑)。
复试之后在家里待了一个月我就来了华科,四月份开始做实验,一直磕磕绊绊不顺利,中间还生了几场病。从这年四月我每天从早晨8点多到晚上10点甚至以后都待在实验室做实验,传统湿实验对体能的挑战是巨大的,不仅如此基础医学的疾病相关领域具有复杂的不可预测性,经常出现难以解释的结果,并且在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回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影响。
6.沉默中的爆发,选择转专业
在进入实验室一年后,除了一堆negativeresults以外一无所出,我娇惯的性格终于在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中爆发了,我决定要退学。那时候正是知乎上劝退风气最盛行的时期,网上的主流舆论都一边倒地支持跨专业去cs,在这之后我发现华科的学术型硕士可以跨学院转专业。
知道这个信息的我先是联系了计算机学院的几个老师,又联系了软件学院的几个老师,有的老师建议我转专业去本学院的相关方向更容易。于是我联系到了现在的导师,由于当时的我根本不打算继续读下去,导师约我去面谈,我就去了。于是我又经历了一遍一问三不知的面试……
没写过代码,没做过相关项目,甚至没考过高数。导师最后留了一句:“你自己想好了要来我这边可以接收你,但是你要拿出至少半年的时间掌握常用的技术,这对你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我说我想好了。在这个时段,可以说我是撞了大运才遇到了我之前的导师,他可能是整个学院最仁慈的导师,或许是临床背景给了他这种豁达的心胸,这件事从发生到结束导师都完全没有为难我,一直在关心我的情况,临走前甚至还叮嘱我可能会很辛苦,要好好干。
于是放弃了自己的一个名额,成全了我去其它专业的想法,仅仅用了一周就办完了全部手续。现在想到他,我还会有热泪盈眶的冲动。
以一个免费劳力的身份去到现在的实验室,现在的导师给了我一个新课题,这个课题和同实验室其他人做的方向毫无相关性。
我猜测可能是觉得做不做得出来都ok先看一下这样的心态,但是湿实验留给我的读文献的习惯以及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竟然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这个领域非常新而且是一个热门领域,这个方向的前沿通过文献和资料非常容易就能了解到,而且整个研究领域实际上有诸多未解的关键难题。
这给了我一个对新奇领域的核心工作一个管中窥豹的机会。再加上没有做湿实验的繁琐和不确定性,下数据,写脚本,做分析统计,跑数据这些行为都是可控的,达到一定的工作强度就会有结果,投入精力就能学会,
学会就一定能用得上,用得上就可以出结果,结果是可以预期的,可以说在这种应用类型的方向做科研,投入有着立竿见影的回报,只要有投入就会有回报。
这是和基础科研最大的区别,传统实验类学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无尽的投入而没有回报,或许这点和技术老化以及科研人员思维断层有关系。
从事过基础科研再做应用层面的工作完全是降维攻击,工作强度和面临的问题的复杂程度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计算机工具有着化繁为简的功能特征,也因此常常忽略系统内部下一层(或者更微观层面)的复杂问题,而且研究类生物学问题难以(甚至不可能)纠正到应用层面上非常准确的算法。
在这里也说明一点,传统实验出身的同学如果想要转cs类专业其实并没有很高的门槛,但是这个行业绝对是有相应的代价的,没有一个行业是完美的,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适合所有人。当然这可能也是类似于小马过河层面的判断。
我的第一个项目从开始到投出去全程耗时七个月完成,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以湿实验的标准早8晚11的高强度工作时长,节假日无休,几乎是抱着怕别人抢发的心态做完的。但是如果是做实验,单单工作强度就不能保证工作进度。
这里一定要说明一点,我从转方向开始体重大概上升了15公斤,而且身体素质下降非常快,几乎完全相同的工作时长,因为缺乏运动并且没有时间运动,从心脏机能到运能能力在以可以体会到的速度下滑。医学背景的知识告诉我这是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但我毫无办法。
7.总结
我一直是一个毫无上进心的人,脆弱,矫情,很难面对困难,甚至没有吃苦的能力。但是这一切事情的发生让我忽然有了一种或许我可以走得更远一些的想法,我可以得到更多,变得更强,见到世界级的科学家,甚至成为科学家,曾经对科研的绝望和后来从事完全不同方向的研究让我见到了科研不一样的面孔,忽然觉得人生或许可以完成对意义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不妥协。
这就是我这只平凡的低分菜鸡的经历。仿佛就像一场梦。每一步操作都充满了悬念和极限变数。我对我从本科毕业到来到华科的经历是这样理解的:作为机械化应试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学生或许我们一直被灌输的是可以通过考试改变人生的想法,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分数对个人能力的权重比例有多大呢?
复试可能就是老师心目中的一种打分策略。研究生考试中取得的分数这种东西对个人未来的发展其实具有非常差的预测价值。就如同不能够把考研课程分数的高低和专业课能力甚至科研能力挂钩,它只能体现一个人非常局限的品质,或许可以说高分的学生有毅力,能够吃苦,自制力强这类的特点。
但是通过研究生考试这件事情本身,会不会就引导走入了思维的另一种盲区,能够考高分和愿意学考研的那些课之间没有关系,和学习能力也没有必然联系,考研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拒绝了纯粹的学习后的妥协,如果习惯了这种妥协或许也表明了某些分高的同学整体素质并不高。
如果老师对这点也心知肚明,那么高分被刷就情有可原。由此可知,即使你的分数并不高,虽然很难判定你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导致这样的结果,但是在导师知道或许这群低分的学生中有追求真知不愿妥协的人,或许你本身有某些我们自身难以意识到的天分被他们重视,那么导师也不会放弃这群学生。
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结束,更不意味着个人或者这个阶段的成功,一时的得失和喜悦并不能抹平复杂人生的沟壑,只是它的一小部分。在同一个地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说不定你普通的人生就最精彩。